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整合研究所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力量,实施跨创新团队、跨创新任务协同联动机制,集合发力,以“有组织科研”系统推动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
这是记者4月8日从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北京举行的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启动会上获悉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有组织科研”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方式,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陆宴辉举例介绍,植物保护研究所现有40多个创新任务,其中27个创新任务具有大豆病虫害防控的工作基础,以往的研究工作是分散的、单打独斗的,难以形成合力。现在,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将有望提升我国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水平和影响力。
病虫害是严重威胁大豆产能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我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的病虫害种类有近500种,严重制约我国大豆产能提升。在我国,大豆病虫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绝收。
陆宴辉表示,植物保护研究所将以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为起点,全面聚集人才队伍和科技资源要素,扎实推进研究所在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领域的“有组织科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记者古一平)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新华全媒头条丨让“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
- 新华全媒+丨全球首次人机共跑马拉松看点探析
- 新华视点丨人市两热 多彩假日活力足——清明假期盘点
- 列国鉴·美国丨记者观察:更多美国人无奈“身兼多职”
- 全球瞭望丨外媒:美关税实质上“给自己挖坑”
- 财经观察丨从“歇脚处”变“心归处”,民宿经济何以持续升温
- 新华每日电讯丨用“算力”提质增效,撬动生猪产业升级
-
“银发专列”助老年人乐享出游
-
抗战文物说历史丨血染红袖标
推荐阅读:
《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发布:外卖推动餐饮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