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发布《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篇幅超过70页,涵盖从入门到实战的四大模块,系统总结了高考志愿相关的100多个AI提示词模板,为考生提供了一份科学、实用的工具手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志愿填报作为人生的重要决策,95%的家庭需要耗费数百小时搜索资料,却依然“看不懂”“选不准”。AI技术的加入,正为填报决策带来科学性、个性化和效率的提升。《指南》以目前志愿填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AI工具——夸克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AI的辅助能力与决策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围绕十大典型志愿填报场景,《指南》提出了覆盖高分考生、中等分数考生、低分考生、专业迷茫型考生、偏远地区考生等不同群体的AI辅助使用策略。“冲刺211但担心滑档怎么办?”、“如果只能上专科,哪些专业最实用?”、“孩子不知道适合什么专业怎么办?”等问题,家长和考生都可以直接使用报告中设计的提示词模版进行查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0多页报告中,清华大学团队重点分析了志愿填报中的常见误区与AI解决方案。
为客观评估AI工具应用效果,清华大学团队从志愿填报策略设计、志愿表明细、报告解读与风险提醒三大核心维度,对人类志愿专家报告与夸克生成的AI志愿报告进行采样对比。结果显示,两类报告在专业水准上表现相当。
“AI技术演进正在从简单工具发展到智能决策伙伴,技术成熟度已经达到辅助决策的水平。”清华大学博士后余梦珑表示,在高考志愿填报场景中,AI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智能体”阶段,能够完成目标导向规划、工具调用、多步骤推理,直至输出一份完整的报告。但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不可被替代。“正确的AI使用方式,不是交出选择权,而是获得更理性的判断依据。”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新华全媒头条丨“三夏”机收减损一线观察
- 权威数读丨“含金量”“含新量”提高!这几组外贸数据要关注
- 经济参考报丨福建:强化资本市场功能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 新华全媒+丨“考后经济”升温,透出青年消费新趋势
- 全球连线丨外企高管河北寻商机:廊坊经洽会上的全球机遇
- 新华每日电讯丨从一纸“电力药方”看绍兴绿色革命
- 节令之美丨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
-
加入人民警察 准备好了吗?
-
文旅新探丨辽上京遗址
推荐阅读: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
助力山区儿童学会自我保护 字节跳动公益启动“益童普法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