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探索钢铁生产的AI新路径

  新华社沈阳6月20日电 题: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探索钢铁生产的AI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王莹

  走进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宽厚板车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领衔研发的数字化全流程生产线正在调试。“在这条生产线上,可以实现在相同成分体系下不同钢种和规格的柔性化生产。未来5年,我们将围绕全国钢铁企业实际需求,建成约20条全流程一体化数字化样板线,树立钢铁行业的‘人工智能+’标杆。”王国栋说。

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探索钢铁生产的AI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国栋领导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耕钢铁行业30余年,贡献了“超级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等高水平成果。而今,年过八旬的他转身研究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把我们的钢铁行业打造成世界领先的钢铁行业集群,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靠‘人工智能+钢铁’破解产品性能一致性、质量稳定性差等行业难题。”在王国栋看来,数字化转型,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国栋院士和学生在一起讨论科研问题。(东北大学供图)

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探索钢铁生产的AI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紧盯大屏幕上的数据流,指尖在触控屏上根据远程输送过来的实际生产工况,稳健切换、优化参数模型……这里正基于钢铁行业丰富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构建起具有强大预测能力的数字孪生模型,以实现对钢铁生产全流程中不可见的“黑箱”精准刻画,让钢铁生产核心流程驶入“深度学习”的快车道。

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探索钢铁生产的AI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此转化形成的高炉炼铁智能化系统已在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厂810立方米高炉上进行应用。“与过去相比,我们能实时‘看到’高炉内的状态,并能给出最优工艺操作。”炼铁厂主任工程师刘建刚说,使用研发的智能系统后,炉温稳定率提升30%,吨铁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年创效益1.2亿元。

王国栋院士和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生产一线。(东北大学供图)

  “近年来,创新中心锚定颠覆性和前沿技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钢铁’新范式,取得数字化炼铁、智慧高炉、生成式人工智能热轧产线等进展。”团队成员孙杰介绍说。

  随着相关技术成果纷纷落地到本钢、山钢、河钢、首钢等国内大型企业,围绕钢铁制造全流程,团队还组建了“科学家+工程师”研发队伍,采用驻厂协同办公模式,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发现问题、调试优化技术方案,实现了技术升级与生产运营的无缝衔接。这样的合作模式,让科研成果落地成金,让企业生产线“脱胎换骨”。

  “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数字换脑、模型换代和‘AI+工业控制’等,助力钢铁企业系统升级基础设施、提高产品质量,以‘钢铁智造’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这位钢厂车间里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和他的团队一起,秉持着科研报国的初心,继续勇毅向前。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三夏”机收减损一线观察
      • 经济参考报丨福建:强化资本市场功能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 新华全媒+丨“考后经济”升温,透出青年消费新趋势
      • 新华视点丨快递包装缘何“瘦身”难?
      • 全球连线丨外企高管河北寻商机:廊坊经洽会上的全球机遇
      • 新华每日电讯丨从一纸“电力药方”看绍兴绿色革命
      • 节令之美丨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浓
      • 加入人民警察 准备好了吗?
      • 文旅新探丨辽上京遗址

              推荐阅读:

              初心不变,行稳致远,如新四十再开新局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

              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主题活动 大咖沙龙共话未成年人保护议题

              腾讯游戏发布暑期限玩日历,持续落实防沉迷政策

              沉迷“抽卡”亟须纠偏,也应看到新兴行业的正向价值

              保险为自动驾驶系上“安全带”

              高德企业用车香港上线,率先实现内地与香港全覆盖

              2024年10月23日今日现货乙二醇最新价格多少钱一吨

              10月23日收盘乙二醇期货持仓较上日减持1738手

              10月23日乙二醇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多方离场情绪弱于空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