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中国热科院推动油棕在我国热带北缘地区规模化种植

  新华社海口4月1日电(记者罗江)记者1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在油棕品种培育、抗逆丰产栽培技术、配套加工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该院正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逐步推动油棕在北纬18度到25度的热带北缘地区开展规模化种植。

中国热科院推动油棕在我国热带北缘地区规模化种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相关计划,中国热科院与各合作方将采取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由小到大、逐步北移的策略,发展油棕规模化生产,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

  据了解,油棕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棕榈油是重要的食用油,在工业领域也具有广泛用途。扩种油棕有利于拓宽油料来源、提升我国油料自给率。油棕适宜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的丘陵地、坡旱地和撂荒地等区域种植,能够避免“与粮争地”矛盾。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副所长曾宪海介绍说,我国已收集油棕种质资源426份,选育出5个耐寒优质高产品种,并成功突破了组培快繁技术。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涵盖开垦建园、水肥管理、生物授粉、果穗采收、病虫害防控、林下种养等抗逆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制出油棕初加工榨油装备,可实现不同规模种植园的配套定制。

  根据计划,中国热科院与各合作方将继续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效精准的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10个耐寒优质高产新品种。加快抗逆丰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优化与集成示范,以及机械化采收和小型加工装备研发。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制定科学的油棕种植区划。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金融支持+科技供给”的合作模式推进组织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等专家表示,下一步,建议各方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攻关,面向全球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强化种质创新,推动传统杂交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进程,培育专用型、宜机化突破性新品种。研发组培苗繁育、抗逆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收与运储及精深加工新技术,制定科学精准的种植区划。建设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组织化生产。

【纠错】 【责任编辑:冯粒】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向着高水平现代化,“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 新华全媒+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伐十年绿意浓
      • 新华视点丨“网约护士”推广还需迈过几道关?
      • 生活观察丨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
      • 财经观察丨上市五年,LPG期货期权助力能化市场更好发展
      • 追光丨“三月三”,广西带来的惊艳不止有山歌
      • 中国故事丨千年歌圩的“民族风”与“国际范”
      • 雄安新区首家落户央企采访记
      • 抗战影像记忆丨寻找雁翎队

              推荐阅读:

              初心不变,行稳致远,如新四十再开新局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

              人保服务|财产险三类保险的区别,你知道吗?

              沉迷“抽卡”亟须纠偏,也应看到新兴行业的正向价值

              保险为自动驾驶系上“安全带”

              2024年10月23日今日现货乙二醇最新价格多少钱一吨

              聚酯开工季节性下滑 乙二醇供应压力或将再度回升

              大兴人在乌兰察布丨杨淑宏:以针灸之力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10月23日乙二醇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多方离场情绪弱于空方

              积极响应湖南 2024 年金秋招聘月活动,58同城推出招聘专场促就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