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或曾到访我国西南地区

  新华社昆明4月1日电(记者严勇)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日发布消息,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科研团队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这一发现提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我国西南地区。

  研究成果4月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

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或曾到访我国西南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欧亚大陆西部,基纳技术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浩研究员介绍,基纳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集中出现在距今约7万—4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的一种特殊技术适应策略,该技术此前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

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或曾到访我国西南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究显示尼安德特人或曾到访我国西南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石制品。(A-D)基纳刮削器;(E-G)基纳石核;(H-J)再修理石片;(K)以再修理石片为毛坯制成的小型工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于2010年首次发现的龙潭遗址,被证实确认了基纳技术体系的存在。论文第一作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阮齐军介绍,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遗址文化层年代距今约6万—5万年。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典型的基纳技术特点。他说,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不仅极大拓展了该技术的时空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理解尼安德特人在东亚的出现及其潜在时空分布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线索,暗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迁徙扩散至我国西南地区。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此,未来多学科研究团队将对云南地区有望发现人类化石或基因线索的遗址开展系统发掘和研究工作,进而为解译基纳石器的制作者提供直接证据。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向着高水平现代化,“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 新华全媒+丨唱响千年!看“四季村歌”文化新活力
      • 新华视点丨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进量产元年,我们准备好了吗
      • 生活观察丨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
      • 财经观察丨上市五年,LPG期货期权助力能化市场更好发展
      • 追光丨“三月三”,广西带来的惊艳不止有山歌
      • 中国故事丨千年歌圩的“民族风”与“国际范”
      • 抗战影像记忆丨寻找雁翎队
      • 清明将至,防火小贴士要牢记

              推荐阅读:

              AIGC海报丨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 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乙二醇期货10月16日主力小幅上涨0.32% 收报4115.0元

              汽车产业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凝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合力 北交所转板新规落地

              2023年10月19日乙二醇价格行情今日报价查询

              “天天11.11,天天真低价”,拼多多正式启动11.11大促

              (2023年10月26日)今日乙二醇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2023年10月30日今日现货乙二醇最新价格多少钱一吨

              泰恩康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技术转让合同

              淘工厂发布2023年度“国民宝贝”,引领性价比消费新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