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魏梦佳、马晓冬)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包括4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图灵奖得主在内的近千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师生汇聚北京,围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前沿进展深入交流,共话基础科学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为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魏梦佳摄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于2023年首次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邀请了400余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前来,包括多位国际重要科学奖项获奖者及80余位中外院士。未来两周内,大会将陆续举办500余场学术会议,多位知名科学家将在会上分享研究领域内最新成果,相关学术报告涉及基础科学各分支。
开幕式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席、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表示,近年来,数学、物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基础科学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推动了人类对自然与宇宙本质的理解。
图为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席、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在发言。(主办方供图)
“基础科学的进步不仅关乎技术革新,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核心动力。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交流互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丘成桐期待,通过举办此次大会进一步推动海内外科学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协作。
大会开幕式上还颁发了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等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新华全媒头条丨“西夏陵”成功申遗综述
- 党旗飘扬丨“硕士猪倌”变乡村振兴“领头雁”
- 新华全媒+丨看湖南宁乡54.6万亩早稻丰收图景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一把“新钥匙”转进“新生活”
- 追光丨卫冕亚洲杯?中国女篮有三道题待解
- 全球连线丨寻味北纬42度的“雪味”夏天
- 香港故事丨黄大仙信俗:从香火氤氲到非遗新韵
-
守榕城绿意 续榕树记忆
-
“90后”主播的景德镇创业路
推荐阅读:
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主题活动 大咖沙龙共话未成年人保护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