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将从头合成组装的兆碱基尺度人类基因组DNA递送至小鼠的早期胚胎,实现了大尺度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
据悉,该研究成果由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取得,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
当前,人类基因组的从头设计与合成面临两大核心技术瓶颈:首先,人类基因组中超过50%的区域由高度复杂的重复序列构成,其精确合成与准确组装存在显著技术难题;其次,超大片段DNA的高效跨物种转移尚未突破。这两大技术瓶颈极大限制了合成基因组学在高等生物中的应用与发展,本次研究成果在这两个关键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该研究针对人类Y染色体关键功能区——无精子症因子a(AZFa),该区段的缺失会导致最严重的男性不育,通过手术获得精子的概率几乎为零。研究团队从小片段开始从头合成组装,实现了这一区段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拼接,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合成基因组高效递送至小鼠早期胚胎,首次观察到合成基因组在早期胚胎四细胞阶段启动转录的现象。
这项研究实现了兆碱基尺度人类基因组的从头合成组装、跨物种转移与功能重塑。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
新华全媒头条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观察
- 新华全媒+丨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很精彩
- 科学与健康丨“月背土特产”再出新成果!里面藏着啥秘密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上海深化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这样干
- 经济参考报丨巴文化重镇重构乡村产业“破圈”路径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丨全国八成浮标来自这座湖南县城
- 国际观察丨美以加沙人口迁移计划尽显“新殖民主义思维”
-
夏日消费来了“新物种”
-
一颗荔枝的自述
推荐阅读: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