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28日电(记者陈露缘)记者从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期,该保护区发现了跳蛛新种——花坪尼格蛛。该物种是河北大学蛛形学实验室研究团队在保护区开展蛛形纲物种调查时发现的。
2025年6月,国际生物多样性期刊《生物多样性数据杂志》(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第13期上刊登了新物种的论文。它的发现为我国的跳蛛物种丰度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也进一步证实花坪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大型兽类生活的良好场所,而且是这种节肢动物门物种蜘蛛栖息的理想领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花坪尼格蛛雄性外形、身体和生殖器结构。新华社发
花坪尼格蛛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跳蛛科、尼格蛛属,是一种小型至中型的跳蛛。雄性体长约7.34毫米,雌性体长约7.53毫米。这种蜘蛛的背甲呈深色,雄性腹部后部略浅且有背盾,而雌性腹部无背盾,背侧有白色区域。它们中眼较大,直径约0.62毫米(雄性)至0.64毫米(雌性)。腿为深褐色,带有长而细的刚毛。雄性触肢的生殖器结构复杂,具有弯曲且粗壮的插入器和发达的顶叶;雌性外雌器呈长方形,受精囊呈厚V形,内管稍扭曲。
据介绍,目前花坪尼格蛛仅发现于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环境中,为区域特有种。保护区植被丰富,湿度较高,非常适应这种蜘蛛繁衍生息,保持其种群的稳定增长。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跳蛛科的物种多样性,还为研究跳蛛的进化、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同时,这一发现也凸显了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价值不可低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最北海岸线生态修复观察
- 新华鲜报丨直面网络经营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 新华视点丨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对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 新华全媒+丨生态优先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
- 专访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新机遇
- 秀我中国丨用脚步丈量祖国的边境线 用忠诚守护家园
- 温度丨集合,带上菜刀?村民道实情:为抗洪救灾人员做饭
-
香港非遗的百年茶香密码
-
科学健背!筑牢人体“承重墙”
推荐阅读: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