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我国首次实现工程硕博士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校企联合培养

  新华社重庆6月19日电(记者魏冠宇)我国首次实现工程硕博士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校企联合培养。这是记者从6月17日在重庆举办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近三年来,中组部等9部委深入实施工程硕博士改革。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60多所高校、100多家企业已联合招生2万多名工程硕博士,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布局建设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布局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

我国首次实现工程硕博士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校企联合培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学生从工程问题入手不断深挖,可以挖到基础性的科学问题。”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朱继宏说,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有效结合了学校的基础研究和企业的工程实践问题。

  数据显示,试点高校面向关键领域发布200多门核心课程,企业提供5000多个研究课题;首批工程硕士在实践期间取得2500余项创新成果,校企联合建设300多个工程师技术中心;遴选2000余名一线总师、1.2万余名企业导师参与培养,300多名高校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我国工程硕博士自主培养能力迈上新高。

我国首次实现工程硕博士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校企联合培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我们选配的企业导师库有600余人,都是高级以上职称,集团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占导师库20%以上。”中国电科集团组织人事部副主任王笑非介绍,“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能指导学生更好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可凭借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是工程硕博士学位评价改革领域的新突破。

  今年起实施的学位法明确,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去年工程硕博士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基本要求已经发布,专项试点高校已全部制定了学位申请实施细则。

  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毕业生中,已有67人以产品设计、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报告等实践成果申请学位。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比普通的专业学位学生培养难度更大。”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说,“但学生从中可以收获的理论基础更实、实践能力更强,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也会更好。”

  截至今年5月底,首届工程硕博士专项2100多名硕士生中已有92%落实毕业去向,其中在实践企业或本领域相近企业就业达70%,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下一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将更加常态化,向所有工程类专业学位推广、向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推广,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助力高等工程教育范式变革。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三夏”机收减损一线观察
      • 财经观察丨超长版“618”,折射哪些消费新动向?
      • 新华全媒+丨“数”里行间,看网络文学澎湃新时代文化脉动
      • 通讯丨中国无障碍方案惊艳万国宫
      • 新华视点丨快递包装“增绿”“瘦身”为何步履艰难?
      • 记者手记丨南博会上的“咖啡+”
      • 文旅新探丨辽上京遗址:感受“文化交融”基因流传千年
      • 崇文重教 书香流韵
      • 何以中国丨寻美福安白云山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电瓶车可以买什么保险呢?

              专家学者共议构筑未成年游戏防沉迷有力屏障

              人保车险|被老司机们忽视的车辆损失险

              人保服务|财产险三类保险的区别,你知道吗?

              抖音直播持续强化暑期保护 未成年人打赏平均21小时内全额垫赔

              网络主播:从“乱花迷眼”走向“专业与责任”

              高通推出全新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和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台

              高德企业用车香港上线,率先实现内地与香港全覆盖

              大兴人在乌兰察布丨杨淑宏:以针灸之力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积极响应湖南 2024 年金秋招聘月活动,58同城推出招聘专场促就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