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6月16日电(记者白瑜)北京时间16日晚,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南昌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蚂蚁适应性辐射与社会性演化的遗传基础。
身长不足一厘米的蚂蚁,竟拥有足以令人类佩服的组织能力。它们不靠语言沟通,却能协同建造惊人巢穴;它们没有领袖意识,却有最严密的分工体系。联合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全球163种不同蚂蚁的全基因组数据,重构了蚁科的生命之树,涵盖现生蚂蚁16个亚科中的12个,343个属中的97个。这项成果不仅澄清了蚁科物种复杂的亲缘关系,更是将蚂蚁的共同祖先追溯到约1.57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揭秘蚂蚁在恐龙时代的组织架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究团队发现,在蚂蚁共同祖先的基因组中,与嗅觉感知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显著扩增,表明蚂蚁的共同祖先已经具备社会通信的关键分子机制。不同种类的蚂蚁在调节“谁当蚁后、谁当工蚁”的过程中,这些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在自然选择下的适应性演化。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南昌大学教师熊子军介绍说:“以保幼激素和胰岛素信号为核心的保守通路在蚂蚁社会性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蚂蚁中许多社会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共同塑造了蚂蚁表型的多样性。我们的研究从基因水平、基因家族、基因调控网络和保守信号通路等多维度揭示了驱动蚂蚁社会性演化的分子遗传基础。”
【纠错】 【责任编辑:冯粒】-
新华全媒头条丨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 新华全媒+丨中哈联合考古见证跨越千年的文明交响
- 新华每日电讯丨从资源大省到产业强省,四川文旅融合加速
- 我为群众办实事|未成年人网游“氪金”退款难困局如何破解
- 道中华·银川行丨民族团结在宁夏社区的生动实践
- 文旅新探丨晋江梧林:一个百年侨村的闽南韵与南洋风
- 记者手记丨探寻战鹰腾飞的密码
-
创意情景剧:这届“隐患”太难了
-
“水上飞人”上演“火凤凰”
推荐阅读:
助力山区儿童学会自我保护 字节跳动公益启动“益童普法小课堂”
高通推出全新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和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台
大兴人在乌兰察布丨杨淑宏:以针灸之力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