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温竞华)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捕获和测序了百余例距今7100年以来的云南古代人类基因组,填补了东亚和东南亚史前人群遗传数据的关键空白,并首次从遗传学角度明确了青藏高原人群的“幽灵祖先”的来源。
上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团队联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历经9年共同完成,研究成果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作为亮点文章发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起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文通讯作者兼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介绍,根据研究团队此前的研究成果,自5100年前至今,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成分约80%源自9500年前至4000年前的中国北方人群,但剩余的20%来源不明,被学界称为“幽灵祖先”。
付巧妹说,此次,研究团队成功捕获和测序了来自17个遗址的127例距今7100年以来的云南古代人类基因组,其中,一名距今7100年的云南兴义遗址个体的基因组中携带了一种此前未被识别的、深度分化的亚洲遗传成分,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亚洲基部兴义祖先”。
研究团队通过祖源成分模拟等方法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遗传成分不仅在古代青藏高原人群中有贡献,也在现代藏族基因组中保留,证明“亚洲基部兴义祖先”为代表的古老人群正是此前学界推测但未能精准定位的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一。这一发现填补了关于青藏高原早期人群起源的空白,基本厘清了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起源问题。
研究表明,这一“幽灵祖先”支系至少在距今4万年前就已从其他亚洲人群分化,并在云南地区长期存续,直到至少7100年前仍有人群携带这一古老成分。这一发现不仅为高原人群遗传来源和人群历史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也为东亚人群的迁徙和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
新华全媒头条丨浙江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观察
- 新华全媒+丨新技术、新人群、新渠道绘就非遗传播新图景
- 文化新观察丨优质文化资源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 文明的力量丨特色山乡小学飘来中药香
- 记者手记丨在小镇达沃斯,欧企展望牵手中国AI
- 新华视点丨“解压神器”水晶泥,孩子能放心玩么?
- 远古发现丨濛溪河遗址出土数万年前核桃
-
可爱的乡村——从险崖到讲台
-
寻味江湖丨君山怪味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