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新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准确与失语症类似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李雯)尽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非常流畅,但提供的信息很多时候还是不准确。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在德国《先进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这一问题与人类的语言障碍——失语症类似。新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人员改进人工智能提供参考。

  智能体、聊天机器人等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考虑到人工智能模型在提供信息时表现出“高度自信”,如果用户对所讨论主题或领域缺乏足够了解,会很容易把其中的错误信息当成正确的。

  为此,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能量景观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初由物理学家开发,旨在使磁性金属中的能量状态可视化,最近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人员检查了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模式,并将其与几个公开可用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内部数据比较。

新研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准确与失语症类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失语症患者可能会很流利地说出一些毫无意义或难以理解的话。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智能与此有相似之处。在这些人工智能模型中,数字信息或信号的流动和运作方式与某些失语症患者一些大脑信号的行为方式极为相似。

  研究人员说,人工智能模型在出现严重错误时仍表达流畅,这与感觉性失语症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即说话流利却总说不出什么意思。这并不意味着聊天机器人有“脑损伤”,但它们可能被锁定在一种僵化的内部模式中,限制其灵活运用所储存知识,就像得了感觉性失语症。

  研究人员表示,对神经科学来说,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方法,可以根据大脑内部活动而不仅是外部症状来分类和监测失语症等疾病;对人工智能研究来说,这将帮助研究人员从内到外改进人工智能系统的架构。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上海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 新华全媒+丨食育:让舌尖上的教育成为必修课
      • 新华视点丨文旅热:“宝藏小城”缘何不断扩容?
      • 特写丨东京青年访华团感受中国发展脉动
      • 全球连线丨“旅游+购物”:境外游客来华新模式
      • 新华每日电讯丨戈壁滩上的小城“新”事
      • 聚焦大湾区丨“一程多站”漫游湾区
      • 大美非遗|铜上作画 守艺半生
      • “黄梅戏乡”探黄梅

              推荐阅读:

              钢铁巨龙奔驰不息!京津冀持续助力中欧班列行稳致远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英特尔助力青年创客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0月24日乙二醇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乙二醇期货后市是否能维持上行趋势

              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成立 总规模300亿元

              我国首例终端到终端低轨卫星通信测试完成

              2023中国汽车安全大会 三安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可靠性”赋能新能源汽车聚力行稳

              CNAS在北京举办科研实验室认可宣贯培训

              唯品会“线上奥莱”展馆亮相进博会,首次发布全球买手宣言

              青海联通:扎根高原勤耕耘,争做服务排头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