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大足区图书馆,海棠小学的学生和老师在阅读数字图书。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有声阅读到视频讲书……数字时代,云阅读让海量书籍触手可及。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赋能下,阅读正变得越来越有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数字阅读论坛暨第十一届数字阅读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论坛上,专家就数字化阅读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用户规模扩大至6.7亿
“当前文化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张、跨界融合和消费升级等多种趋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数字文化正加速融入经济消费多个环节,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具互动性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阅读领域,技术赋能下,阅读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为阅读业务部部长毛魁详细介绍了华为阅读平台的最新进展。他说,公司新支持的相关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无网络环境下继续阅读。此外,全场景协同能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数字阅读已从一种小众选择变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涵盖全年龄段人群和各类阅读场景,构建起完整的阅读生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说,我国数字阅读作品类型不断丰富,阅读形式多样,逐步形成整体规模大、覆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创新能力强的行业发展格局。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扩大至6.7亿。数字阅读行业总营收达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便捷性的提升,阅读碎片化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孙寿山建议,应高度重视数字作品的质量,平台和相关企业要加强内容审核与筛选,建立健全优质内容推荐机制,为读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阅读选择。
“技术+内容”双向赋能
多位专家认为,阅读行业应积极拥抱AI技术。
毛魁透露,华为不久前发布了一项眼动翻页技术专利。该技术利用芯片级AI算法锁定用户眼球的焦点,当用户阅读至页面底部并向上看时,系统将自动翻页。
在孙寿山看来,AI技术将为数字内容产业带来深刻变革,也给包括数字阅读行业在内的数字出版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目前,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数字阅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航说,“在AI与5G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阅读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型升级。”
于航介绍,公司依托自身大数据和运营商优势,借助“AI+”为数字阅读注入新活力。公司自主研发的AI智作引擎,已构建全流程智能闭环生态,有效赋能网文、短剧等数字内容的生产环节,提升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构建全场景阅读生态,行业领军企业正推动“技术+内容”双向赋能,为全民阅读的深化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AI辅助工具为提升写作效率带来了便利,但也有部分作者使用AI工具抄袭洗稿生成大量同质内容,对行业生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抖音集团副总编辑王强说,平衡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孙寿山说,AI洗稿、盗版侵权等问题侵害著作权人和行业主体的正当权益,损害了数字阅读生态的持续优化和保障。如何更有效地打造精品、促进阅读,亟需行业乃至社会来回答。(记者 韩 荣)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新华全媒头条丨吉林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一线观察
- 新华全媒+丨山东嘉祥:心怀助残心 有爱便无“碍”
- 新华鲜报丨城市规划“全面体检”!让城市更健康
- 新华视点丨跳大神消灾也办酒……农村滥办酒席何时休?
- 记者手记丨在白俄罗斯博物馆邂逅《茉莉花》
- 记者来信:一杯咖啡中的沈阳活力“新”脉动
- 追光丨飞夺泸定桥、挑粮上井冈……运动会还能这么比?
-
“古代照片”里的“显眼包”
-
“逗逗”的音乐逐梦故事
推荐阅读:
宝宝树推儿童分龄营养计划 发布新品牌“Genius 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