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适应雨林?古人类混血?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被破译

  中外团队历时10年,在东南亚人群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北京时间14日晚,“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首期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东南亚人群的遗传演化之谜被揭开。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说,东南亚是全球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后一块拼图”,该地区人群拥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全球最重要的人类演化区域之一。为了解开东南亚人群的遗传密码,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34个国内外科研团队,历时10年,完成了“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一期研究。

适应雨林?古人类混血?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被破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介绍,团队深入东南亚雨林腹地,系统采集了涵盖5大语系、6个国家的30多个族群样本,成功完成了3023例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构建了目前最完整的东南亚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集——SEA3K。

适应雨林?古人类混血?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被破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一期的人群分布和组成。(研究团队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庆鹏说:“本次研究成果丰硕,不仅发布了东南亚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还揭示了该区域人群基因如何受到古代族群分化、混合、适应、人口规模变迁及古人类基因渗入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在东南亚人群中发现了丹尼索瓦人3次基因渗入的遗迹,重新定义了人类史前演化的地理边界。”

适应雨林?古人类混血?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被破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南亚人群基因组中的自然选择信号和潜在的环境适应表型。(研究团队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发现了众多东南亚人群适应热带环境的独特基因突变,宿兵举例说,“像热带雨林,高温高湿,它对东南亚人群影响深远,我们发现了这些人群身上携带的特殊基因突变,比如,有的突变能调控皮肤色素,以抵御强紫外线;有的突变可以减轻雨林中的蚊虫叮咬反应;有的突变则可以促进生成卷发,加速东南亚人群的散热。”

  据悉,目前团队已经正式启动“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二期工程,致力于构建覆盖东南亚全域的万人级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

  复旦大学、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等中国团队参与了该计划。(记者岳冉冉)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文脉传承激荡隽永“中华韵”
      • 新华鲜报丨中方货运车辆持CBTA证件首次入境越南腹地
      • 新华全媒+丨珍贵的封泥与简牍里,藏着古滇国哪些秘密?
      • 新华每日电讯丨河套平原行:见证绿色发展故事
      • 全球连线丨一对中国母子接力守护苏联烈士墓园六十余载
      • 文化新观察丨儿童剧如何成为舞台上的成长课?
      • 记者手记丨在喀麦隆担任“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的中国公司
      • 新粮人:拥抱科技种好粮
      • 秸秆变饲料 肉牛吃上“营养餐”

              推荐阅读: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卫星镜头带你瞰诗词里的满仓丰景

              2023年10月11日乙二醇价格行情今日报价查询

              乙二醇期货10月13日主力小幅上涨0.44% 收报4102.0元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沪深交易所同意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

              “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一周: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斩获正收益 公募称将积极开发相关产品

              巴蜀明灯:四川联通服务一线的闪亮

              国民经济多项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向好有坚实支撑

              青衣、老生直播间“对台斗戏”,连麦PK再现梅派经典唱段

              2023年10月24日今日现货乙二醇最新价格多少钱一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