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俄培育出擅长分解有毒物质苯酚的细菌

  新华社莫斯科5月13日电(记者栾海)有毒物质苯酚存在于多种废水、废渣中。为了更经济有效地去除苯酚,俄罗斯研究人员培育出能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分解苯酚且能存活较长时间的菌种——浑浊红球菌3D。

  俄罗斯科学院“普希诺”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瑞士期刊《微生物》上报告说,某些黏合剂和冶金、焦化厂生产时排出的废水、废渣中,含有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苯酚。当苯酚水溶液浓度(下称苯酚浓度)超过每升1克时,就具有毒性,会抑制生物细胞生长。

俄培育出擅长分解有毒物质苯酚的细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究人员介绍,与去除苯酚的氧化、水解、离子交换净化等方法相比,微生物净化相对更为经济且不生成有害副产物,但难点是很多微生物在苯酚浓度达每升0.5克时,就会中毒并难以存活。

  研究人员经大量筛选,最终在莫斯科地区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活性污泥中,提取并培养出浑浊红球菌3D。研究显示,这种细菌基因组较大,常携有用于生物降解的遗传物质。经培养后,这种细菌能在苯酚中生活,并把苯酚作为其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在自由生活状态下,浑浊红球菌3D能在苯酚浓度最高达每升1.5克水平下存活,并在催化条件下有效分解苯酚。

  为进一步提高这种细菌耐苯酚毒性的能力,研究人员把聚己酰胺纤维放入浑浊红球菌3D的培养物中,设法使该细菌“抱团”附着、固化在这种纤维上。如此一来,浑浊红球菌3D的细胞间隙会生成胶状物,对整个细菌团起到保护作用,减弱苯酚对细菌细胞的毒性。

俄培育出擅长分解有毒物质苯酚的细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验显示,经纤维固化处理的浑浊红球菌3D能在苯酚浓度达每升2.5克水平下存活并分解苯酚,而且在两年保存期,都能恢复代谢活性和分解苯酚的能力。

俄培育出擅长分解有毒物质苯酚的细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研究人员总结说,利用浑浊红球菌3D的上述特点,可预先制成清污材料,在发生涉苯酚的紧急水污染事件时,可跳过细菌培养阶段,便捷地从污水中清除苯酚。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拉合作奏响全球南方共同发展新乐章
      • 新华全媒+丨100岁的“双枪滕黑子”:“祖国需要随叫随到”
      • 新华视点丨外国游客“在华扫货”热:“带空箱子到中国!”
      • 财经观察丨“低空+旅游”如何激发消费新活力?
      • 经济参考报丨云南文旅:从“旅居品牌”到“消费升级”
      • 追光丨这个项目不适合中国人?这群“00后”说不!
      • 新闻分析丨为何沙尘天气近期频频“返场”?
      • 上亿穗玉米出口海外当“顶流”
      • 科画丨这份减重攻略请查收

              推荐阅读:

              转板新规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北交所52只个股实现上涨

              (2023年10月19日)今日乙二醇期货最新价格行情查询

              共建繁荣之路丨中欧班列:开往亚欧大陆的“幸福列车”

              乙二醇期货最新行情分析 成本端出现企稳走势

              2023年10月24日今日现货乙二醇最新价格多少钱一吨

              “建设数字北京 开拓电竞未来”北京电竞创新发展大会在首钢园举办

              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成立 总规模300亿元

              泰恩康布局新增长点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53%

              人保服务|为什么推荐企业购买团体意外险

              供需驱动不明显 乙二醇上方压力在于高库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