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李恒)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疾控专家表示,要加强工作场所噪声防护,呼吁劳动者重视听力健康,科学预防职业性噪声危害。
“噪声是许多行业劳动者面临的常见职业危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甚至噪声聋。”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指出,噪声强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对健康的损害越严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预防噪声污染?孙新说,用人单位应改进工艺,优先采取降噪材料,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采取隔声材料,将产生噪声的部位罩起来,降低噪声在空气中传播;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的听力检查。
对劳动者个人而言,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是关键。孙新提醒,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耳塞或护听器,并确保全程规范佩戴。但防护用品并非“保险箱”,若使用不当仍可能引发听力损伤。此外,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听音乐时尽量将音量调到适中。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新华全媒头条丨河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出彩篇章
- 特稿丨欧美企业“向东看”折射中国经济底气与能量
- 新华全媒+丨华表奖给青岛留下了什么?
- 新华视点丨酒店、民宿临时毁约涨价,怎么管?
- 记者手记丨在高铁上感受中越跨境旅游热
- 通讯丨比利时“土豆医生”与中国的故事
- 国际观察丨谈判僵持 各国谨慎应对美关税施压
-
风雪为伴的“火山听诊师”
-
建设者有了属于自己的“写真”
推荐阅读: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