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新研究: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原生”

  新华社伦敦4月18日电(记者郭爽)长期以来,地球上的水普遍被认为来自小行星撞击地球。但英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行星科学期刊《伊卡洛斯》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或可推翻这一理论的重要证据,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原生”。

新研究: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原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氢是水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地球生命形成的关键条件。地球上的氢以及水的起源一直备受争议。流行观点认为,地球形成初期的约1亿年间,小行星携带着水冰等撞击地表,才为这颗蓝色星球注入生命之源。

  然而,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地球可能在最初形成时就拥有了形成水所需的氢。这支持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地球上水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过程,而不是小行星在地球形成后偶然撞击地球导致的。

  研究人员介绍,顽辉石球粒陨石是一种稀有陨石,其成分与45.5亿年前的早期地球相似。先前一个由法国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曾在研究这种陨石时,在陨石球粒(陨石内毫米大小的球形物体)的非结晶部分发现氢的踪迹,但无法确认这些氢是否是陆地污染所致。

  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英国“钻石光源同步加速器”科学设备,将强大的X射线束照射到顽辉石球粒陨石上来分析其元素组成,结果在分析陨石球粒外由亚微米级材料组成的物质时,发现其中富含硫化氢,含量甚至达到非结晶部分的5倍。相比之下,在陨石裂缝或明显受到陆地污染的部分,氢的含量非常少或几乎没有。

  研究人员说,这意味着陨石中检测到的硫化氢极不可能源自地球。由于早期地球由类似于顽辉石球粒陨石的物质构成,这表明当形成中的地球变得足以被小行星撞击那么大时,它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氢来形成水。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风雨洗礼中,中国这些产业何以生长
      • 新华鲜报丨9部门发文!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
      • 新华全媒+丨一周“靓”数
      • 文旅新探丨为啥都来“拍飞机”?在厦门把飞机拍出“新高度”
      • 台湾连线丨岛内统派团体呼吁台湾人民自救走出困局
      • 记者手记丨中国昆曲在日本校园引发审美共鸣
      • 追光丨上个雪季有多火?数据比体感更直观
      • 1分钟领略建瓯千年古韵
      • “洋朋友”探秘“星空桃花源”

              推荐阅读:

              供需预期有所改善 MEG低位支撑偏强

              整合优化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 构建清晰协调自律规则体系

              信宸资本2023年度投资者大会在上海举行

              汇丰保险经纪获批基金销售牌照

              工信部: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转板新规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北交所52只个股实现上涨

              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将于10月20日在天津开幕

              OPPO发布顶级旗舰Find N3 开启折叠新体验

              58同城发布《2023年三季度人才流动报告》

              IPO前大额分红引关注 福华化学上市申请被“中止审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