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15日电(记者闫睿、乐文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5日对外宣布,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患儿在“人工心”辅助下,心肺功能平稳恢复。
这一单泵只有45克重的磁悬浮技术装置的成功应用,意味着在低龄、低体重患儿体内构建起稳定的血液循环系统,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儿童机械循环辅助的“禁区”,也为心衰儿童的治疗提供了中国“心辅助”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儿童心脏衰竭是医学界长期面临的难题。终末期心衰患儿亟需心脏移植。患儿等不到合适供心,则需要通过人工辅助装置暂时承担心脏泵血功能,为心肌修复争取时间。“现有设备多针对成人设计。低于30斤的患儿因体重低、胸腔狭小等限制,长期处于无第三代泵可用的困境。”董念国说。
团队历经多轮理论推演与实验验证,将装置迭代至第三代磁悬浮技术,重量压缩至45克,泵体直径缩至2.9厘米。据介绍,该装置在性能上有三重突破:能耗降低,电池续航长;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患者紧急转运等需求;转速更精准,为1500-3600转/分钟。还可根据患儿实时循环支持需求进行调节,避免过度泵血导致功能损伤。
2021年,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针对低龄低体重患儿的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研发项目,致力于填补儿童机械循环辅助领域的空白。该项目由武汉协和医院牵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同时联动国内外19家医疗机构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华全媒头条丨爬坡过坎向新行——重庆汽车产业跃升记
- 新华全媒+丨大风过境 我国多地全力战“风”保供
- 新闻分析丨近期多种极端天气为何“扎堆”出现?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三十而立
- 追光丨关于机器人跑马,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记者手记丨中国设计在米兰“落地生根”
- 全球瞭望丨比利时媒体:欧洲对美贸易施压勿存幻想
-
感受海南“零碳度”
-
如画江南,意寄一核
推荐阅读:
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产品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首只与持有时间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发售
抖音直播发起“DOU有传承”计划 中国煤矿文工团百位艺术家入驻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