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侠克、邓秋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8日正式发布“广医·岐智”中医大模型,成为国内首家本地化部署“算力+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的中医医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医·岐智”大模型基于国产算力和模型底座,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构建具有强大的中医诊疗推理能力和临床应用功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它涵盖了疾病、中药、古籍文献等22个大类,407万病例数据,包含中药、中医疾病、中医特色知识库等9类、1400万条临床知识库体系。该模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智能的就医服务,帮助医生更准确高效地完成诊疗,未来还可打造“AI国医名师数字分身”赋能基层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悉,“广医·岐智”大模型基于医患对话、“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及舌诊、脉象等中医特色多模态数据,可在2至3秒内自动生成病历文书,并提供辨证思路、方剂推荐、用药禁忌等诊疗建议。“广医·岐智”大模型的AI导诊、AI预问诊等功能也将无缝嵌入医院现有服务流程,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多模态智能交互,为患者提供智能便捷的就医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震说,长期以来,中医药领域面临中医师短缺、名医培养周期长、中医文化传承难等痛点。在传统模式下,名医的辨证思维、用药规律与临床心得依靠口传心授,隐性知识难以被系统记录与规模化传播。AI大模型技术的出现,以其超强的语义理解、逻辑思考和多模态输入输出能力,在中医药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记者了解到,面对中医传承“个体经验依赖性强、知识体系结构化难”的双重挑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基于“广医·岐智”大模型,沉淀萃取院内国医名师经验,未来将打造广医名师“AI数字分身”,可通过医联体让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所等拥有“AI国医名师”,辅助医生完成证型分析、舌脉诊数据分析和处方推荐等,提升基层中医师的辨证准确率。
“大模型不是要替代中医师,而是打造‘数字孪生’的岐黄智者,让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得以解放双手,从键盘回归诊脉和关爱,提升诊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就医体验。”刘震说。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新华全媒头条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6周年综述
- 新华全媒+丨博鳌观察:跨境电商重塑“Z世代购物车”
- 新华视点丨聚焦AI前沿 博鳌亚洲论坛关注AI全球治理
- 秀我中国丨潮绣:针穿五色绒共线 绣出麟毛千万般
- 港澳连线丨从汇丰全球投资峰会看“向新”投资趋势
- 记者手记丨在西安,为孩子们“额头上细密的汗珠”点赞
- 特写丨“我也害怕,但我必须为巴勒斯坦发声!”
-
请查收!这封来自春天的“慢递”
-
香港寻古之石刻的印记
推荐阅读:
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主题活动 大咖沙龙共话未成年人保护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