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中关村论坛拉开帷幕,一场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科技品牌活动先行上演。3月27日,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正式启幕。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大会以“技术交易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期间,大会发布的《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与《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简称“双百榜单”)揭晓。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凭借其无人系统的三维城市场景智能感知技术这一创新成果位列“双百榜单”。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低空空域将日趋“繁忙”:物流配送、文旅展示、应急救援等场景将广泛涌现。随之而来的便是“空中基建”的规划与实施,这一进程将重构城市空间治理逻辑。通过将无人机从“会飞的摄像头”升级为“城市的神经感知单元”,这一创意构想有望助力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标准制定与产业生态建设中掌握主导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核心项目,项目负责人张吉光介绍,无人系统的三维城市场景智能感知技术目前已在地图实时重建、高空小目标追踪、多任务决策系统等方面实现突破。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架无人机都学会‘立体思考’。”张吉光表示,无人机在楼群密度超0.8的区域飞行时仍保持路径稳定性。这一指标的实现,得益于团队独创的数据感知融合框架——将卫星影像、激光雷达与视频流数据输入AI模型,通过自研算法生成,最终在轻量化无人机芯片上完成高频次场景预测。
“我国的城市环境就是算法的最佳训练场。”以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这类复杂交通枢纽为例,通过系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吸收真实飞行数据“淬炼”,使得技术在国际标准测评中的场景适应力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该技术目前正处于中期技术验证与迭代优化阶段,可其在商业化方面展现的潜力以及智能感知应用能力正加速渗透进日常场景。例如在外卖无人机测试项目中,基于三维感知的智能避障系统可以提升配送准点率;搭载该系统的农业无人机有效降低了农药用量……此外,在国际合作领域,借助该系统还可以实现“跨国低空走廊”建设。
作为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的重要签约项目,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显著受益于平台生态。“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数字基建’专项支持,使北京成为全球低空感知技术实战练兵场。”张吉光还表示,单打独斗无法构建完整的技术生态,需要更多无人机厂商、算法团队与数据平台共建开放体系。
凭借城市场景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入选“双百榜单”,既是对创新主体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中关村构建全球技术交易生态的生动注脚。据了解,本届大会后续还将通过技术交易开放日、国际技术交易对接会等场景化活动,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让技术要素在全球自由奔涌。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新华全媒头条丨在华跨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 新华全媒+丨健康产业步入发展新赛道
- 新华视点丨AI时代,如何让治理跟上技术步伐?
- 秀我中国丨32条全国春季乡村旅游线路,你想选哪一个?
- 港澳连线丨从汇丰全球投资峰会看“向新”投资趋势
- 专栏丨从“群聊泄密门”透视霸权的裂痕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丽江木府:一首凝固的民族史诗
-
香港寻古之石刻的印记
-
惊艳!上万种油菜花争相绽放
推荐阅读:
高德发布2024年“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 科技驱动打造春运数字化标配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
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主题活动 大咖沙龙共话未成年人保护议题
抖音直播持续强化暑期保护 未成年人打赏平均21小时内全额垫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