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研究发现鸟类也存在“路怒症”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交通拥堵等情形下不少人会有“路怒症”表现。在一项新研究中,英国英吉利拉斯金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调查了车辆噪音污染对加拉帕戈斯黄莺的影响,发现那些暴露在车辆噪音中的加拉帕戈斯黄莺也存在“路怒”倾向,即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距离厄瓜多尔本土约1000公里,由于拥有大量独特物种,被认为是天然的生物实验室。查尔斯·达尔文曾在其环球航行中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考察,为其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旅游业兴起,当地常住人口每年增长超过6%,导致岛上的车辆数量增加。

  研究团队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选取了两个岛进行实验,共涉及黄莺分布较多的38个地点。其中有20个地点靠近道路,另外18个地点离道路较远,超过100米。针对对照组黄莺,研究人员只用扬声器播放鸟鸣声来模拟入侵者;而对于实验组黄莺,除了播放模拟入侵者的鸟鸣声,还同时伴有录制的交通噪音。

研究发现鸟类也存在“路怒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们随后测量黄莺的鸣叫(通常用于驱赶入侵者)以及身体的攻击行为,例如靠近扬声器并反复飞越扬声器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这两个岛上生活在道路附近的实验组加拉帕戈斯黄莺都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而远离道路的实验组黄莺则都表现出较低的攻击性。此外,无论其领地是否靠近道路,实验组黄莺都提高了鸣叫的最低频率,这有助于减少其鸣叫与低频交通噪音的重叠。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动物行为》上。论文通讯作者、英吉利拉斯金大学行为生态学高级讲师恰拉尔·阿克恰伊解释说,鸟类在领地防御中使用鸣叫作为攻击信号,如果交通等外部噪音干扰了信号传递,那么增加身体攻击性是一种适当的反应。这一研究结果凸显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行为的影响,在动物保护工作中,需要考虑野生动物行为的可塑性并制定策略以减轻噪音污染对它们的影响。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华水塔”生机盎然 三江清水滋润华夏
      • 新华视点丨缤纷云南 多彩产业与文旅盛景
      • 新华全媒+丨雄安之妙:学,夜幕下的“充电站”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上海F1周末:炫酷科技助阵消费新赛道
      • 约大牌丨目标:继续破纪录——专访吴艳妮
      • 全球瞭望丨英媒:关税政策等打击“美国例外论”
      • 行走拉美手记丨“蜂鸟之国”悄然升华
      • 江苏宿迁腾“云”而上
      • 公益微视频丨看见她们

              推荐阅读:

              蚂蚁保安心赔数字化便民新功能,入选乌镇峰会首批数字长三角典型应用场景

              人保车险|车损险保障范围如何?

              《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一半保民会为家人投保,年轻保民满意度超70%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人保服务|财产险三类保险的区别,你知道吗?

              抖音直播持续强化暑期保护 未成年人打赏平均21小时内全额垫赔

              网络主播:从“乱花迷眼”走向“专业与责任”

              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新三板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意愿强劲

              保险为自动驾驶系上“安全带”

              高德企业用车香港上线,率先实现内地与香港全覆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