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新华全媒+丨跨半球连亚非!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新华社合肥3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学校科研人员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并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

新华全媒+丨跨半球连亚非!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是迄今唯一可实现“信息论可证”安全性的通信方式,将大幅提升现有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传输水平。利用卫星平台进行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能够突破光纤等传输限制,实现全球范围的量子保密通信。

  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示意图。(受访单位供图)

  此前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然而其成本高、覆盖面有限。科研人员尝试发射造价更低、身材更“苗条”的微纳卫星,多颗组网构建高效率、实用化、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

  2022年7月,中国发射国际首颗量子微纳卫星。“这颗微纳卫星的成本只有‘墨子号’的二十分之一,卫星自重、载荷重量也降低约一个数量级,但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廖胜凯说,研究团队同时升级了小巧轻便的地面站系统。

  此次,量子微纳卫星与中国济南、合肥、武汉、北京、上海以及南非的斯泰伦博斯等地面光学站建立光链路,实现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以卫星作为可信中继,研究团队进一步实现了地面相距12900多公里的北京站和南非斯泰伦博斯站之间的密钥共享和数据中继。

  这一研究工作为未来发射多颗微纳卫星构建“量子星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为大规模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为量子互联网的全球部署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3月2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审稿人称赞此成果是“技术上令人钦佩的成就”“展示了卫星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我国科研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不断深化
      • 新华全媒+丨增收、休假、育儿……消费“九问”,这样回应
      • 财经观察丨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支付现状如何?
      • 追光丨享受“超长待机”雪季,别忘了雪崩风险!
      • 新华视点丨“高补贴”“高奢品”? 小心仓播里的套路
      • 特写丨中冈医生师徒三代同台手术记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体:美军空袭难解也门危机
      • 云南青年说丨数字乡村筑梦者
      • 看千年宣纸焕发新生

              推荐阅读:

              初心不变,行稳致远,如新四十再开新局

              人保车险|被老司机们忽视的车辆损失险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主题活动 大咖沙龙共话未成年人保护议题

              抖音直播持续强化暑期保护 未成年人打赏平均21小时内全额垫赔

              助力山区儿童学会自我保护 字节跳动公益启动“益童普法小课堂”

              保险为自动驾驶系上“安全带”

              高德企业用车香港上线,率先实现内地与香港全覆盖

              2024年10月23日今日现货乙二醇最新价格多少钱一吨

              大兴人在乌兰察布丨杨淑宏:以针灸之力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