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2月26日电 已知研究指出,人类320万年前的祖先“露西”能够像现代人一样站立和直立行走。而日前发表于美国《当代生物学》半月刊的研究发现,“露西”还有跑步的技能,但速度相当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半个世纪前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露西”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化石之一。“露西”所属的已灭绝物种阿法南方古猿是生活在300多万年前的小型原始人类,因为能用两条腿直立行走,其化石成为热门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希望由此了解两足行走在人类祖先中的进化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国利物浦大学进化生物力学研究员卡尔·贝茨表示,很少有研究探索过这种古人类的奔跑能力,因为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化石足迹和骨骼。
为此,贝茨团队创建了“露西”骨架的3D数字模型,并利用现代类人猿的肌肉特征和“露西”的骨骼表面积估算了古人类的肌肉质量。然后,研究人员使用模拟器让“露西”模型“运行”起来,并将其与现代人类的数字模型比较。模拟结果表明,“露西”可以用两条腿奔跑,但速度相当慢。
随后,研究人员还评估了一些特定肌肉是否在跑动过程中参与了能量消耗。当他们在“露西”模型中添加类似人类脚踝部分的肌肉时,发现其在奔跑时的能量消耗与其他类似体型的哺乳动物或鸟类在奔跑或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相当。但当研究人员用猿类踝部肌肉替代这部分肌肉时,“露西”则跑得更吃力。这表明跟腱和周围肌肉的适应性变化使现代人能够长时间跑步。
未来,研究人员还计划调查疲劳和骨应变是否也影响了“露西”跑步。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
新华全媒头条丨广东“百千万工程”建设见闻
- 新华视点丨科学技术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订,这些值得关注
- 新华全媒+丨一条热线完成的10年“大红本”期待
- 财经聚焦丨涨跌起伏之间,“黄金热”还会持续吗?
- 经济参考报丨我国加快开源应用拓展生态共建
- 新华每日电讯丨解码5亿多年前的生命密语
- 民生直通车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何考?怎么辨真伪?
-
一分钟打卡西安历史名胜
-
藏羚羊:延续种群的“智者”
推荐阅读:
高德发布2024年“温暖回家路”服务计划 科技驱动打造春运数字化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