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网

“女娲”开“天眼” 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开启规模应用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苏晓洲、张漫子)23日晚,随着“宏图二号”09至12星成功发射入轨后完成一系列调试并传回高清影像和数据,由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组成的“女娲星座”开启规模应用,为救灾应急、农业监测、海洋观测、能源开发等提供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影像。

  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分别在11月9日、12月17日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女娲星座”8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成功送入距离地面520余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女娲”开“天眼” 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开启规模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23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入轨后,这8颗卫星在太空中先后完成太阳帆板及数传天线展开、星地测控数传链路测试、卫星状态监测、雷达遥感载荷开机。它们与2023年3月30日发射入轨、先期已在轨运行的“宏图一号”4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完成组网。迄今,“女娲星座”组网的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已达12颗。

“女娲”开“天眼” 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开启规模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得清,是“女娲星座”的首个亮点。“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如同‘天眼’,能够穿透云雾、雨层,全天时、全天候地对地观测,采集到高分辨率的影像,成像分辨率达1米。”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翔说。

  覆盖广,是“女娲星座”的另一特点。“女娲星座”计划发射114颗遥感卫星。目前入轨的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分别采用车轮编队、90度等相位编队模式,具备了对地遥感观测的全球覆盖能力。

  效率高,是“女娲星座”的又一优势。“我们自主研发的卫星设备,力争实现对特定目标‘所见即所得’的实时遥感观测能力,响应迅速,观测敏捷。从在地面向卫星发出指令到数据传输回地面,不到1个小时。”王宇翔介绍,运用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星座对影像的解析效率也进一步提升。

  迄今,“女娲星座”采集的影像和数据已在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干堤溃决等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中发挥作用,支撑事件监测百余次。

  “到2025年底,‘女娲星座’将至少形成20颗卫星组网规模,进一步提升卫星响应能力,提供更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王宇翔说,这些高分辨率的影像和数据,有望在应急减灾、防汛抢险、自然资源监管等方面发挥更大应用。

【纠错】 【责任编辑:张欣然】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走进“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
      • 两岸关系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在成都举办
      • 新华全媒+丨探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五周年发展新面貌
      • 新华视点丨让医改成果惠及百姓
      • 文化新观察丨在扎根人民中感受文学创作新趋势
      • 秀我中国丨奥运冠军组团喊你来长春
      • 国际观察丨东盟经济稳健增长 对华合作势头强劲
      • 非遗里的“守”艺人:皮影人生
      • 神奇动物在西藏丨高原鼠兔

              推荐阅读:

              上海:“车芯联动 ”探索芯片发展新模式

              初心不变,行稳致远,如新四十再开新局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快手发起“e路护苗绿色成长”主题活动 大咖沙龙共话未成年人保护议题

              沉迷“抽卡”亟须纠偏,也应看到新兴行业的正向价值

              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新三板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意愿强劲

              保险为自动驾驶系上“安全带”

              高通推出全新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和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台

              10月23日乙二醇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多方离场情绪弱于空方

              世界声博会探馆:大模型应用有哪些新成果?

              相关推荐